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设计大师的魔法不只在美学领域发光,也是足可借鉴的生活哲学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有人说,世上的一切都是被设计过的,只是其中一些考虑得更为周到。如此说来,也许我们有理由相信,从万事万物里培养出对于美的感性,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随处可见的设计,体察毫末细节的惊人之处。这些细节往往不是用一时的火花炼就,而是孕育自空气般自然渗透的设计理念和生活哲学。


其中一种设计哲学更乐意放下最易膨胀的执着之心,让大片空间留白,就好像伸手轻轻按住嘴唇,将喋喋不休的表达欲轻巧地挡回。




深泽直人与平面广告摄影师藤井保2009年合作的展览《看不见的轮廓》海报


关于这一点,可能没有什么地方能比日本践行得更为彻底了。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曾经用写诗作比喻,给出了这样清晰而直接的解释:“如果诗人的感性过于明显的话,会让读者感到不适。这不是日本文化所推崇的方式。”他说,“写得尽量简单,只进行必要的描述,反而能让读者沉浸在诗的世界里。因为他们的想象被激发了,由此产生了一种安静的联结。我相信,这就是日本美学最重要的部分。”


深泽直人自创品牌±0的加湿器,这件作品被MoMA列为永久馆藏


正是这样与其说是“拿起”,不如说是“放下”的态度,催生了设计史上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杰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师的感官也要因此受限,在单一的领域里徘徊不去。


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是,锐利的眼光在开始剔除冗余部分之前,总是先把自己当做一个大得超乎想象的坩埚,尽可能地吞咽来自每个时代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在工业设计师马克•纽森眼里,最不重要的恰恰是“设计”二字。他说:“要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就要去拥抱他们周围发生的种种事情,去感受电影、音乐、艺术和时尚,去接受来自当代文化的影响。这一切都比设计本身来得重要。”


马克•纽森设计的嵌入式瓦斯炉和儿童家具“Rocky”


除此之外,所谓的“艺术”和“创作”,对许多设计师来说也不是什么值得标榜的标签,因为如何解决那些或近或远的问题才是他们真正关心的东西。英国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就曾说:“对我来说,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发明。”



托马斯•赫斯维克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馆设计的“种子圣殿”


对此,他的太多同业前辈一定会点头赞同,其中也包括美国传奇建筑师巴克敏斯特•富勒。他生在19世纪末,脑子里装的却是下下个世纪的事,生前拥有55个荣誉博士学位和26项专利发明,因为太过超前于时代而被怀疑是外星人。对他来说,解决难题恰是发掘美的乐趣所在:“当我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唯一考虑的是如何解决问题,从来不去想’美’这件事。但事情完成后,如果解决方法不是美的,那我知道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错。”


巴克敏斯特•富勒(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生前设计过一天就能造好的“超轻大厦”、能潜水也能飞的汽车,还有他最著名的作品“球形屋顶”。上图是《时代》杂志1964年的封面插画,图中的富勒头像被画成了球形屋顶的样子,被他的各种作品环绕。


这些设计理念的魔法,不只在美学领域发光,也成为了足可借鉴的生活哲学,反复精炼出有趣的新点子。当你试着打开眼界,吸纳陌生的可能,同时却又心无挂碍地放手进入未知,把迎面而来的难题视为乐趣的时候,那种来自设计的纯粹力量和美的感性,会激发出怎样的化学效应?


撰文→DT / 编辑→Tanya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