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谈娱有戏 | 「生存在昨天的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编者按:时隔数月,谈娱君又为你们请到了神秘的特约撰稿人------安小安。这一次,她不说明星,不说电影,她要说的,是一本书。


作者:彭小莲

出版: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彭小莲的这本书是无法当影评来看的。

 

即使这里面有不少是针对特定单片的——比如「浪潮」、「指挥家的抉择」、「爱」(法国版)。如果当做「影评」来看,恐怕很多独立影评人都远在这个水平之上。如果按照「如何写影评」的作者Timothy J. Corrigan的看法,这大概可以归为电影随笔。

 

说是随笔恐怕还并不刻薄,如果不调整好心态,有点电影阅历的人读来恐怕容易轻慢:这样写也行?因为写法实在是很传统,是那种从故事梗概写起的导读做派。对于一个没看过电影的人而言,很难去选择一本名叫「另一种审美的可能」的电影书,可对于一个看过电影的人又具备相当多电影经验的人来讲,为什么花很久看好几页的故事梳理呢?

 

这种老式写法还体现在遣词造句中,让人恍惚想起八九十年代「直抒胸臆」命题作文的写法,不客气的说,这种写法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因为毫不现代主义、不直抵人心、不具备文字技巧,甚至不具备某种语言风格的美感。随便摘抄一段:

 

“虽然是一部纪实电影,却让我们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特别是导演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阐述,让我们对人性的复杂、艺术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任何物质的满足都无法代替精神的需要!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却在残酷的历史中,。”

 

以上摘自「《指挥家的抉择》的困惑」的结尾。

这可是结尾啊!

 

彭小莲的这本书是无法当电影批评来看的。


尽管有三分之一的篇目都在试图针对电影的美学/风格/结构和当下的市场环境发表看法,但很显然她没有打算对此鞭辟入里。她再三表达着对于眼下市场娱乐至上的失望、电影文化传统沦丧带来的种种问题——真正将电影当回事儿的严肃导演(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没落与艰难,她也尝试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角度去谈为什么中国电影和东欧电影完全殊途。不过到底还是没有说清楚——也许这本小书的确也没打算说清楚。

 

就更不用说这些议题的设置原本就足够老旧了。问题当然是仍然存在,但它们就如同电影的商业艺术之争一样,,甚至显然近40年前邵牧君稍显偏激的「西方电影史论」回答得更好一些。再加上上文提及的直抒胸臆的老派写法,情感大于理智,抒情大于逻辑,问题捋着捋着就跑偏,还没讲完又戛然而止,每每总是有点怀才不遇的小情绪。

 

时代不一样了,电影理论和文化研究已经过了产生「大」观点的年代,如果不针对更「小」的问题来谈解决策略或发表论证总是有种干货不足的感觉。

毕竟戴爷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啊。

 

彭小莲这本书的好看之处,完全在于「当你把它作为一种类口述历史」来看的时候。

比如她写到谢晋、吴天明、史蜀君。她写2014年仙逝的吴天明导演,并不像「百鸟朝凤」其时世间多见的那种憋着一股气的论调,也没有把吴天明描述的小宇宙过于强大。在这里吴天明是只是一个特别倔强的老头,他死守着那份骄傲可能只是因为他对于时代的变化手无缚鸡之力。她写到2013年她和吴天明相遇在巴黎的城市电影节,彼时她在出席自己上海三部曲的展映活动。


“你感觉到的,几乎是自己在跟电影告别,是在向拍摄现场谢幕。我低着头告诉吴天明导演,很难很难。现在找不到钱拍有意思的电影了。

‘几年没拍戏了?’

‘五年多了。’

‘拼命写本子,会有机会的。’

‘抽屉里扔着太多写好的本子了。’

吴天明突然大声的,像对着天空在说,‘你就这么给我站着,谁他妈的都不要靠!求什么人啊,找不到钱,也不拍那些烂片!’”

 

她概括的吴天明是如同奥逊·威尔斯一样的「不合时宜的唐吉坷德」,这和她无意之中的自我形象又如出一辙。

 

再如谢晋,她写「假设谢晋是幸福的」。

彭小莲显然为谢晋的部分过往而感到可惜,因为他在动荡事件中的某种暧昧立场,例如她曾想过为何谢晋不能像孙瑜导演那样做一个超然于这些立场之外的人,而是选择了「投机」——的确,这非常犀利。但她又十分愿意怀着知识分子式的悲天悯人去与此达成谅解:

 

“我们是在一种统一的教育下,形成了集体人格,,人民总是愿意相信党、相信政府,相信报纸上的说法。如果说谢晋拍摄《疾风劲草》是投机,不如说他是真诚的,他当年只是一个34岁的年轻人。”

 

,当年的谢晋为「终于回到的革命路线」而泪流满面,「他不是在跟自己演戏,他感动,感激党又给了他拍电影的机会。」正是基于这种一个电影导演终于又有戏拍的激动,谢晋「努力把影片视觉处理得漂亮,故事充满煽情,把设置为简单的好人与坏人的矛盾。」这无意中为今天的电影史在处理谢晋导演的情节剧属性时提供了一个来路。

 

她的答案是「是他没有这个权利,我们都是生存在昨天的人」。

 

这些故事真切又好读,带着水至清无鱼的年代和杂糅斑驳的当代之间,断裂之中的点点哀愁。以切肤之痛书写不可逆转的历史中不合时宜的人,这是这本书最好看的部分,以后的年年月月,如同她这样,近距离侧写那个尚且被归为「电影史」的过往、肯提供多一点暧昧的解读的人,一定是越来越少了。说到这里,忽然觉得前面的那些老派的写法也是属于过去岁月的一种,那未必不好,只是我们不再适应。


 

正如同她给谢晋导演的评价一样,「生存在昨天的人」,这是他们,也是她。恍若如昨,不知对错,唯一可以肯定是,过去与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