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孙可卿的个人摄影展--“开合瞬间”于北京树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开合瞬间——孙可卿摄影作品展》2016年巡展的第三站,此前的重庆、成都两站分别已于重庆美术馆(4月)、成都蓝顶美术馆(6月)成功举办。此次展出的七十余幅照片,大多是他在世界各地游走期间的随兴之作。题材看似杂乱,但个中意趣相通,充满了瞬时性与趣味性。下面请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最新报道。
法国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提出了摄影史上最著名的
“决定性瞬间”观点。
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他决定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
孙可卿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刹那决定性的瞬间。当这位画家举起相机的那一刻,镜头便替代了他的画笔去捕捉在以往绘画创作中无法用笔墨所描绘的瞬息万像,比如光影在婆娑起舞和月光流淌在指尖的每一个瞬间。
那些动人和诗意的碎屑,尽在开合的瞬间。
▲ 开幕前的小提琴演奏音乐会
开幕式上,树美术馆馆长张航、重庆美协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冯斌、重庆文联副主席杨矿、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维、艺术家孙可卿先后在开幕式致辞。著名当代艺术家岳敏君及夫人蒋筑渝也参加了开幕式。
▲ 树美术馆馆长 张航 致辞
▲ 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 庞茂琨
▲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冯斌 致辞
冯斌先生说道,“在我看来,孙可卿那些无论是彩色抑或黑白的摄影作品,其实无关乎技巧、器材——虽然这或是必不可少的——而是关乎能把相机镜头运用得像艺术家眼睛一样、自如精准地把瞬间定格于永恒,把大家习以为常的视像、场景在他的画面中造化得别致、精彩。无论是动态的摄取,还是视角构图的选择,都在举手的一刹那,需要摄影者快速、即兴的决然。这正是孙可卿摄影作品最特别、最才气之所在。”
▲ 重庆文联副主席、重庆摄影家协会主席 杨矿
▲ 艺术家 孙可卿 致辞
▲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邓维
每位来宾简短的发言里都纷纷表达了对本次展览顺利开幕的祝贺,并且对孙可卿在摄影方面的造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孙可卿的认知习惯,在求学于四川美术学院期间便已形成。尽管在毕业后的二十年间一直从事着与纯艺术无关的职业,其对事物的观看角度和认知方式却从未改变过,这不仅因为他二十年相机不离手的个人习惯,更源于习惯背后孙可卿对个人观念表达的强烈欲望。
▲ 来宾合影
▲ 展览现场
▲ 部分作品
▲ 雨后的威斯敏特桥
雨后的威斯敏特桥,我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这是令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喜欢的一张黑白光影作品。异国风情的建筑掠影,逆光拍摄角度下的雨后景象既清晰又朦胧,人群在闲散地行走,地面的水影和远处的日光交相呼应,黑白和光阴达到了一种可贵又舒适的平衡感。
▲ 里亚托桥上的夜行人
孙可卿先生说以上两幅照片看似一个巧妙的瞬间抓拍,实际上是他上百次的对焦和筛选出的结果。旁观者会觉得摄影师的好作品是机缘巧合,其实没有什么运气,而是耐心的等待,等待一种时机,等待光线和人流都恰到好处的布局在镜头里。我认为好的构图和令人震撼的效果,等待的过程在旁人看来或许是折磨,是漫长的,但对于摄影师来说,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消遣。
▲ 罗马
这张作品给我一种宁静而庄重的肃穆感——画面不是纯粹的黑和白,更多的夹杂着灰色调,透露出宗教的祥和与静谧。二分法的构图将画面切割成两个和谐的部分,即使是黑白色调,但由于光线的处理,仍然让人感觉到热烈的日光。给人安稳又平和的力量。
▲ 女儿系列
虽然儿童的肖像摄影很少处理成黑白效果,但是孙可卿作品里的女孩充满了朝气和灵动,镜头所捕捉到的都是奔跑嬉戏的瞬间,把儿童和自然之景结合在一起,随风扬起的头发和若隐若现的笑脸,飘动的碎花长裙,即使是黑白两色,孩童的活力和张扬的气息也仿佛呼之欲出。
▲ 枪与少年系列
这张作品也被作为海报,少年的双眸恰好落在画面的中心。人的眼睛是黑白两色,男孩眼眸里的纯真和无邪是画面里最干净动人的黑白相间。枪与少年,似乎是两个格格不入的元素,令人联想到恐怖而冰冷的画面,可是这些作品里持枪的少年的眼神里没有世俗和冷漠,亦没有凶残和冷血,流露出的满是青涩与懵懂,稚嫩与纯真。这组作品里,不再是单纯的旅拍瞬间,作者流露出了社会关怀与个人情感表达,我相信一个好的摄影师不只是生活的记录者,也是人性深处的刻画者。
孙可卿先生不是专业的摄影师,但本次展出让大家都感受到了他在摄影领域的惊人天赋和杰出造诣。我一直坚信,摄影师这个称呼并不是一种职业,并不是精通摄影构图、熟练摄影工具的摄影从业者才能够被称为摄影师。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摄影师,摄影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拍照是对某个强烈瞬间的捉捕,每个瞬间都稍纵即逝,能够在有限的生命里对焦和留住每一个珍贵的瞬间,是我能想象最美好的事。
让开合的瞬间留住那些黑白、光影和时间的碎屑,寄给岁月山河里的过往和昨天。
▲ 孙可卿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凤凰艺术”简称“Q”)
Q:您如何看待“器材无用论”的观点?
孙可卿:设备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重要,我赞成器材无用论的观点。艺术家的观念表达才是最重要,跟工具和技术没有关系,这跟绘画一样,器材本身不是重点,你的观念理念进步和提升了,你的技术自然就提升了,其他都是外在的东西,对作品本身产生不了决定性的影响。艺术应该抛开这些冰冷的机械,更注重内在的表达和纯粹的观念意识。
Q:您将照片处理成黑白效果,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孙可卿:黑白使得画面更具有力量感,它抛去了很多影响我们视觉的因素,让人更能集中地看到作品的内在精神本质,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通过精神的穿透力,能让人看见照片的瞬间感到典雅而准确,因为我的照片很少经过剪裁,基本上是举起相机就快速定格和对焦。在后期的处理中我也会对黑白部分的色调进行细微的调整,有美术绘画功底让我对即使是处理黑白两色也能调整出不一样的色调感觉。
▲ 活动海报
展览名称:开合瞬间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6日——11月20日
展览地点:树美术馆(北京宋庄)
学术主持:冯斌
策展人:冯石
艺术家:孙可卿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 摄影 林睿 责编 林睿)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后感性:恐惧与意志”
▲ 征兆:邬建安新作展
▲ 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文献展
▲ NEW ORDER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