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回忆风华正茂的王石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最近关于王石的种种新闻和争论,让我再次想起这条片子:



这是我工作的前一间公司精信广告为大众途锐做的一只长片,足本6分钟,导演钟孟红,拍摄于云南丽江,途锐在中国的上市视频。这部车从此在中国启程。

 

更重要的是,这部片子使用王石作为品牌代言人。

 

回想起来这部片子大约是在2003-2004那段时间摄制。当时王石应该是五十出头。三年前刚征服珠峰,心里还装着那几座还没爬的山峰,就被我们找到了。




后来有一些一起开会和吃饭的机会。王董本人给人印象极其深刻,话少但语气淡定坚决,往那一坐可谓气场强大不怒自威。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那种聪明智慧其意志力很强的人。

 

关于意志力,他跟我们聊天时说道:

 

"我跟谈判对手对峙,一谈就谈十几个小时,到了深夜他们都熬不住了,我没事。为什么?因为我上过珠峰!他们上过吗?"

 

所以上珠峰这些极限体验,并非只是为了情怀或是虚名,其实还是具备相当功能性的。我私下里偷偷觉得:成功者王石其实是在给自已找罪受,找一种人生中越来越缺失的"感觉"。

 

(所以当时我想到崔健那句歌词:"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可惜没有机会问问王石先生本人,他是不是崔健的粉?)




之后我的同事们就奔丽江和中甸那边拍片去了,王石后来加入他们,在藏区呆了很久。可惜我没能同行,但一个月后片子回来,看了之后客户和我们都感觉不错,特别是王石在片子里的说话。这段话很长,但我觉得还是要一个字一个字抄下来:

 

我是99年去新疆登博格达,在下撤的途中安全绳被打断,坡度差不多在60度的冰壁,一边是冰壁,一边是冰裂缝。如果没有安全绳,几乎是很难安全地度过去的,但你必须要过去。当时自已产生浑身的恐惧,全身哆嗦,冒冷汗。

 

我记得当时我就把对讲机给关掉了,因为那和大本营可以联系,因为跟他们联系,他们来救我必需要两天,我知道两天之后我肯定是活不成了,也就是说你必需得靠自已过去。

 

......

 

到八千八百米那个地方,实际你是走不动了,但你又要往前走,你看见山顶就在前面,近在咫尺,但就是走不到。好象时间已经凝固了,就是走不到。而且当时人的思维都很空白,因为你在经历过很痛苦的经历、磨难,登顶在即,你知道你就要到顶峰了,但是你又走不到,你就得慢慢往前移动,

 

......

 

往往都说在生活中如果有一个人他是很活跃,对生少充满着美好,会问他说:“为什么会这样?”。往往会用“激情”两个字来回答,但用说什么是激情呢?好像一时又说不出。我想主要是对自已的,第一个是对生活的向往,再一个呢,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不满足吧。这样的一种超越,就像登山这样的一种活动,它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

 



同事们说,这些说话并非设计台词,而是架了机位与王石一路聊,他一路谈出来的自已的想法。里面有大量语病和口水话,所以听起来才会自然真实,非常亲切。

 

(就连他不在意流露出来的口音也显得很亲切 --- 他说"到了八千八百米"时,他把"八"说成了"拔",因为他是山西人,典型北方人的口音。这个“拔”的发音后来成为我和创意总监朱老师口中的玩笑,给我们带来了好几年的欢乐。)

 

那时的我们,是很爱王石的。但私底下接触过,就有判断:其实是一位内心很复杂很深沉也很纠结的人。他没有同代中国企业家的那种世侩气息,但你又会感到他的世故老练;他对人谦和,但你也会感到他内心的骄傲和高冷;他身上有那种50多岁人都会有的传统的烙印,但又会发现他在饥渴地学习西方和现代的商业,要让自已"入时"。就连与大众汽车合作,分文不取充当产品代言人,也其实是为了靠近,并向西方大品牌学习。




2004年的王石先生,在他那一代人里是个异数。


那时的他,在年轻一代里却是真正的英雄。来公司开会时,他的气场和个人魅力,让公司女同事,特别是熟女们,喜欢得不要不要的。据说他走到哪里,都有无数女粉丝,到处芳心满满。

 

女粉丝们会想不到,十多年后他们的偶像还是坠落到了人间,落在一位田姓女子的裙下。那是后话。

 

顺风顺水的王石,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思考者和践行者,中国最成功的房地产公司的缔造者。那时,没有人提出"万科的王石,还是王石的万科"这样不合时宜的问题。

 

更没有人会问起王石放弃股权,甘心做一个专业管理者,是情怀使然?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大家觉得最牛逼的,就是这样一名成功企业家,本应日理万机,俗务缠身,但他却能天天航海登山,各种历险,各种人生体验,令人羡煞!

 

那时也还没有红绕肉和哈佛赛艇,王石玩的,是真正有逼格的事。

 

其实那时,我们都很崇拜他 --- 尽管那时还没有"情怀"这个俗烂的流行语。

 

******

 

精信有机会直接找到王石来做途锐的代言,其实是因为精信当时已是万科的广告公司。据精信当时的CEO Viveca Chan (陈一枬) 说,有一天并不相熟的王石,专门跑到精信香港办公室找她,对她说:


"我们万科要做品牌,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做?"

 

那当然!这次见面成就了精信上海与万科后面很多年的合作,也成就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个品牌 --- "万科"。

 

后来精信上海拍出的万科第一支形象广告片是这样的:

 


 

技法很朴实,但"建筑无限生活"的诉求在当时的房地产业算是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当时开发商大家都是在卖房卖房卖房。

 

(当然现在开发商也还是在卖房卖房卖房,。这个行业不懂,不敢妄评。)

 

就这样这支广告片投放媒体,万科当时居然在北京东方广场召开Brand Launch活动,宣告万科品牌建设的开始。

 

活动那天人很多,第一次见到王石,神采奕奕的样。你可以说正是他的远见,将万科带进品牌时代,也创造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第一个品牌。

 

万科这样的品牌,到现在依然少见。

 

所以精信的一干人等,其实内心里是非常感激王石的。因为品牌上市战役干得不错,精信上海后来为万科做了品牌形象、产品推广的很多片子和传播战役。值得一提的是,万科那时风光无两,也做了很多公益项目,甚至有资源围绕这些公益项目投放广告战役。精信上海于是有机会做了不少相当好的创意:



对于万科,甚至我们这些服务于万科的广告公司来说,那是令人缅怀的黄金时代,王石最风华正茂的时光。

 

******

 

王石出演的那支大众途锐长片,其实没有多少广告投放,很多人都没看过。但王石自那支片子后,正式开挂了他的广告生涯。

 

后来重要的出演是在中国移动的广告中。王石说“我能”,那绝对是杆杆的!

 



当然后来最厉害的,是Jeep。他依然高冷地注视着观众,只是旁白和标题都已狠了很多 --- 不比大众途锐片中的亲切自然。




这些当然也是成功的广告战役,Jeep的市场份额的军功章里,也应该有王石的一份。

 

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机会再接触他了,只能远远注视一下这位入日中天的公众人物。

 

王石在公众形象上一直是正面和统一的,裂痕来自2007年的汶川大地震后他冷静得不合时宜的“十元论”的表态。

 

当时就有热血粉丝辱骂王石,说他心里的珠峰,还没有一座坟头高,等等。

 

我内心是认同他说的话的,只是不明白精明如他,何以要在这种风口浪尖的时候说这样冒天下大不韪的话?


后来他也只能出来道歉。




许是在英雄和偶像的位置上太久,人变得太过自信?

 

尽管如此我还是景仰于王石先生的思想,尽管这时人们都开始谈论他的情怀。记得当时仔细读过王石写的《罗马人的故事》的前言,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开始读这部巨著。

 

后来再看到的,就算是花边了:出奇消瘦的他、衣着时尚、哈佛游学、年轻的明星女友、红绕肉等等。我们这些曾经的粉丝,只能心里惴度:他也60多岁了,该享受生活和爱情了。

 



同时也惴度:王石算是退了吧?也就是万科的精神领袖了吧?这天天全世界游学,不需要上班的啊?

 

没想到后来就出现宝万之争,王石出面非常不友好地对姚员外说"我不欢迎!"

 

这话闻上去火药味十足,说明一定会有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斗在前面。现在看,果然。

 

只可叹王石并没能置身身外。一位65岁的老人,过去曾经在国企和资本之间长袖善舞,现在却要在公众的目光下,困顿于二者的挤压之中。谁都知道国企无常、资本无情,这场仗对于法律上只是个企业管理者的王石来说,多半是要输的。


对于人生已在这样level上的王石,这实在不是什么太愉快的事。



 

******

 

王石是个有血有肉的丰富且鲜明的人,但他同时又是一种现象,一种交织了二十年来中国商业和公众社会变化的复杂的存在。

 

如今在社会化媒体上流传的关于王石这个人的所有争论,又提供了相当多的角度让你去看待这个人这件事,或是重新思考那些曾经有的观念。

 

你可经晒笑田小姐的名字,可以继续拿红绕肉和田小姐来消费王石;

 

你可以为王石大呼不平,谴责邪恶的资本意志;也可以冷静地搬出《公司法》来讨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大股东权益;

 

你还可以追究王石在90年代"放弃"股权,到底是自已充满情怀的选择? 还是在股改政策下的迫不得已? 


也可以再度思量一下:这样一个社会里“情怀”这种东西到底的含金量和水分如何?

 

这些想法和角度都没有什么错,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王石正好提供的是一个复杂的范本,让多元思维得以进化。

 

所以我说王石现象,其实是启发明智的。

 

只是从工作和从个人的角度,王石是我们尊敬和感激的人。此时,只望他能及早放下,抽身于这些世俗的争斗,安静享受本应智慧的人生。




(途锐片中钟导刻意构思的彼此相连的两个镜头) 




【李骥的时评商评】精选文章列表

(请在公众号发送相应的数字编号自取阅读)

 

121:被“跪舔”的90后,真的很有未来吗?(二)

120:被“跪舔”的90后,真的很有未来吗?(一)

117:百度事件解读:混浊的地气与企业的自清

105:From Great to Good --- 写在雾霾深重的一天

9: 柴静、雾霾和这个世界的暧昧不清

41:互联网思维、“打倒大哥”与文化革命

42:从中小企业的困境到乐高玩具

14:广告狗,不懂金融就真的是狗了!(Uber和游侠是咋回事?)

7: 让老毕和翔哥给咱上一堂社会课

26:从“APEC蓝”到“去中心化”

40:纸牌屋不是纸牌搭的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