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北影节前瞻 | “回到中国”的安东尼奥尼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作为当事人,安东尼奥尼可能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曾经在党报上将其批判的一无是处的国家,会在国家级的电影节上,用从处女作到收官之作的方式来纪念自己。



安东尼奥尼


安东尼奥尼之于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展现了电影艺术的“抽象”能力,并从纪实性走进了“描绘心理”的层面。


从纪录片起家的安东尼奥尼深知如何用影像来传递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纪录片《垃圾清理》(N.U.)中,他拍摄了穿着蓝色工作服,在清晨的雾霭中工作的清洁工。



《垃圾清理》


罗马的早晨,美丽与丑陋在同一个镜头下并举,营造出了一个抽象的城市。这样精准的统一性和抽象性,成为了安东尼奥尼后期影片的风格。


《蚀》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剪辑、《奇遇》里让人惊奇的摄影机走位和障眼法设置、《放大》的无球网球的结尾——都在无时不刻地证明,安东尼奥尼,彻彻底底地掌握了电影“抽象”的本质并深谙其中三味。

《放大》


在那本具有意识流色彩的《一个导演的故事》中,对于“抽象电影”,安东自己曾经这么解释:

在表象背后,还有一个对真实更加忠实的意象,那之后还有一个,层层包容。但那绝对、神秘的真实,那真正的意象,是没有人可以看得到的。以后或许会走到那个地步:每个意象每个真实都会瓦解。抽象电影因此自有存在的原因。


也正是基于如此的观念,在《某种爱的记录》、《不戴茶花的茶花女》和《女朋友》这三部电影之后,安东尼奥尼在某种程度上抛弃了所谓的“写实主义”,调转枪头,开始拍摄带有极强的象征意义的影片——这其中自成体系的,就是被称为“情感三部曲”《奇遇》、《夜》、《蚀》



“情感三部曲”——《奇遇》、《夜》、《蚀》


这三部电影具有极强的形而上的色彩,换而言之,影片本身是观念性的,并不是叙事性的。


《奇遇》里,影像是建立在人物内心情绪和主观体验之上的,“现实”已经不再重要。在片中,安娜和废墟说话;桑德罗和克劳迪亚之间的隔阂就像是背景中旧楼和雪山一样不可调和。


而在《夜》里,安东尼奥尼选择让人物完成动作之后,静止一小段时间,才进行剪辑。这种慢半拍的剪辑方式,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片中人物空虚和毫无头绪的情感生活。



《蚀》


而在《蚀》这部电影里,安东则通过景别的对比,将建筑物无限放大,将人物压至一隅,探讨了所谓的“异化”和“他者”的主题。景物代替了人,成为了镜头的中心——在安东尼奥尼之前,没有导演敢于做这种尝试。


更加重要的,是《蚀》的结尾:之前维多利亚和皮耶罗约会的地点一一再现,只不过这一次没有了人,只有建筑。


所以,有人认为,安东尼奥尼跨过了“现实主义”,走进了“内心现实主义”。而著名电影学者波德维尔则认为“比起其他导演,他更能鼓励电影去探索简约且开放结局的叙事方式。”

《蚀》


这种“简约且开放结局”,在安东尼奥尼后续的几部电影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放大》讲述的是一个略带有商业元素的影片。故事的主角是一个摄影师,他用相机“捕捉”到了一起凶杀案,可是实地勘察之后,他发现事实却又并非“眼见如是”。于是,相信“所见即所得”的摄影师陷入到了不能相信自己眼睛的怪圈之中。


在影片的结尾,他饶有兴致地观赏了一场没有网球的网球比赛——现实、虚构在这一抽象的一幕中,再次并列。固定机位的长镜头,零剪辑制造了一种无法使用电影技术制造“视觉错觉”的可能性。



《放大》


这样的镜头序列所表述的,就是一种“不存在等于存在”的悖论。而这种悖论,又在影片的以摄影师为主角的故事情节中,得到了反讽。


《扎布里斯基角》的结尾,遵循着某种左翼价值观的达莉娅来到了象征着资本主义的豪宅之前。她所厌恶和憎恨的一切都来自于自己的资本主义家庭,于是一场酣畅痛快的“复仇式”的爆炸,发生在她的头脑之中。



《扎布里斯基角》


现代文明、商品、金钱在慢镜头中喷薄而出,结合弗洛伊德的迷幻摇滚,不断切换的爆炸定格镜头和达莉娅的面部特写,美得令人窒息。


而除了表现“形而上”的精神领域之外,安东尼奥尼还在著名摄影师卡罗尔·帕尔玛的协助下,改写了自然的色彩。



《红色沙漠》


在著名的《红色沙漠》里,帕尔玛大胆而又激进地向安东尼奥尼建议,在拍摄的过程中,可以改换掉自然界的色彩,并让色彩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新的情绪外化的语言系统。这个系统是高效的、更是无可匹敌的。


在拍摄现场,安东尼奥尼决定把大量的油漆涂抹在草丛之上,用宝蓝色的墨水代替了无色透明的水滴。而且,他还在烟饼中加入了颜料,营造出了“彩色的雾霾”。



《红色沙漠》


影片最终的视觉呈现是独特的,在电影史上也是独一份的。这样的色彩,将观众带入了一层迷雾,让人物的情绪外化,并让情绪延伸到了景物之中。


这是摄影师“改造自然”的典范之作,更是电影史上唯一一份色彩表现主义的案例。

《红色沙漠》


在拍摄完《中国》之后,安东尼奥尼的创作力渐渐衰减,对于这个40来岁才开始故事片创作的导演来说,创作巅峰已经在60岁之前消耗殆尽。


到了古稀之年的他,拍摄了《过客》和《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两部电影。这两部电影依旧展现了安东尼奥尼式的情感疏离、悲凉荒蛮。


可是与《情感三部曲》相比较,因为缺乏了太多令人激动的“原创性”的内容,所以,这些冗长的、难懂的影片,很少被人提及,渐渐地成为了他的“非著名影片”。



《一个女人身份的证明》


1995年,因为中风丧失了语言能力的安东尼奥尼在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协助下,拍摄了短片的集合《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这部电影的结构和安东自己所著的《一个导演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影片中,四个无头无尾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导演在全世界各地寻找灵感的过程;而在那本书里,安东写下了33篇没有前言后语小文章,记录了自己对于电影艺术的认知。


而这一段“合作的时光”,则被文德斯写成了《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与安东尼奥尼


在暮年,安东尼奥尼依旧对中国念念不忘,他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说自己依旧愿意再次“回到”中国。可这个愿望最终未能成行。


或许,北影节的“故事长片全套放映”的纪念方式,是安东尼奥尼在另一个层面上的“回到中国”。


《某种爱的记录》(1950)

《不戴茶花的茶花女》(1953)

《女朋友》(1955)

《哭喊》(1957)

《奇遇》(1960)

《夜》(1961)

《蚀》(1962)

《红色沙漠》(1964)

《放大》(1966)

《扎布里斯基角》(1970)

《过客》(1975)

《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1982)

《云上的日子》(1995)


北京国际电影节致敬安东尼奥尼专题展映片单






巴塞电影

  ID:MovieBase 

独家专访  |  |  | 影迷福利

这部电影,筹拍20年,遭遇9次重启,换过6波演员,本该是约翰尼·德普的成名作...

标题党是吧?老子也会!UC震惊部部长非我莫属!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巴菲特!从生活低能儿到爱妻狂魔,令我动容的竟是他作为普通人的样子

“超大尺度”“史上最重口味电影”?你们错怪《生吃》了......

多年后才被我们读懂的,除了《大话西游》,还有它

猫奴们,对着这五部电影颤抖吧!

今晚夜宵,撸几串魔法动物吧!(我们好吃着呢)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