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刀见】打假,请先从教育开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据说

真正喜欢教育的人

都会喜欢刀哥

真正喜欢刀哥的人

都会喜欢这个公众号


打假,请先从教育开始


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不知从何时起,这个“泊来”的国际性节日,对消费者的权益保障,被窄化成了一个“打假”——“假”是必须要打的,对于被消费的商品,无论是各种电器,还是日用百货,“打假”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让我感觉悲哀的是,年复一年的“打假”,除了每年所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和“坑蒙拐骗”行径的不同外,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和发展,而是陷入了“年年打假年年假”的窘境和困局。


16年前,,曾题词“不做假账”,虽是最基本的勉励,在我看来,却是最高程度的期望。后来某次,我曾向统计部门询问相关数据,对方问我:你要哪个口径的?这才知道,统计数字居然如同武器炮火,有着口径之别——从那时起,我便悲观估计,“按到葫芦起了瓢”似的打假,将是一场可怕的“持久战”。事实上,从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1983年确立这个日子开始(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成立,1987年9月成为国际消费者联盟的正式成员),三分之一个世纪过去,“假货”依然肆无忌惮地在这片辽阔和土地上横行,怎么说,都是悲剧。


但是,在这个消费者的节日里,作为一个教育人,我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关于教育的一句名言: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我知道,艺术的实质是尚美,科学的实质是求真,按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对教师而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对学生而言,则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同时我也知道,“应然”和“实然”从来就不是一回事,理论和现实,也有着很大的差距。



前不久,有感于我耳闻目睹的一些教育“怪现状”,曾写过一篇打假,应当先从教育开始。


按一般性的说法,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尽管我知道,它由经济基础决定,但我也知道,它将会作用和影响于经济基础。今日社会之假酒假烟假药假奶假话假人假事假新闻假票房……(此处省略若干字,因为不想罗列出所有的假来),归根结底,或许都与“假教育”有关,尤其是与基础教育的“假”有关。


但我不得不首先说,这实在怪不得教育本身。有“村骗乡,乡骗县,,各行各业的“瞒和骗”也就有所难免。教育不是化外之地,教育也早非净土之邦,按我老家乡下人“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端公跳假神”的说法,教育虽不致同流合污,但显然难以独善其身。因此,“假教育”其实是由来有自的,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的“原罪”。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表面上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但事实上,还是一种美好而奢侈的期望。我始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愿意“教人求真”,但不得不承认,有不少时候,教师不得不与学生共谋,合力造假


比如说,“普六普九普实”系列检查时,都会涉及到生均图书的问题,很多学校没有那么多数量的书,于是有向兄弟学校借的,有让学生从家里带的,还有去废品收购站买的,怎一个假字了得。


又比如说,减负检查的时候,教师会跟学生提前告知某些必答题的“标准答案”,并明确要求收拾好某些资料或试卷——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教师本身的心思,甚至也不是学校的意愿,而是“情非得已”,为了有关部门的事项或过场的功德圆满。



为什么我会首先“比如”到检查?因为我的基本感觉,绝大多数的作假,其实都是为了“应付”或“对付”——因为,一旦涉及到检查,无论来自哪个部门,我们的惯例和就是:先通风,再报信,先出标准条款,再看各种资料。因此,所谓的检查,实质上就成了:以看材料为主,以看现场为辅,以看死的为主,以看活的为辅,以看假的为主,以看真的为辅。而且,这样的模式,几乎是上下齐心心知肚明明白如话的。我的朋友方华曾一言以蔽之:所谓的检查,就是一群傻子检查一群骗子,真可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最悲哀的莫过于,如张文质兄所说,学校始终处于三种状态:一是检查团就要来了,二是检查团刚刚离开,三是检查团就在学校——而且不止一个!


对教育伤害最大,或者说逼迫教育作假的,除了检查,就是评选和评估。从重点开始,有国重省重市重,市以下,还有各种各样的示范或基地,而只要顺利地通过了评选和评估,接下来一切都会非常顺利——有一次跟孙绍振先生相遇,听他谈到中国教育,从重点大学到重点高中再到重点初中再到重点小学,依次评选和评估下来,到幼儿园,虽然还没有重点之说,但我知道也有示范的评选和评估以及认定。所以那天,接着孙老爷子的话,我说:下一步,就该评选“重点胎教中心”,再下一步,就该是评选“重点子宫”了!


这样的话,固然不免荒唐,但在我们这里,也许,一切皆有可能。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有所好,下有所效”,这样的“游戏规则”,从“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时代开始,就一直在指引和引领着我们的生活。由此而来,教育本身的“作假”和“造假”,也就是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事。


正好看到“校长会”的一篇盘点教育之假的推送文章,它所罗列的“教育6大假”分别是:假理念、假专家、假名师、假名校、假产品、假学习、假迎检(原文把“假名师”和“假名校”并提)——它最后的归结,或许就是教育最大的症结:“教育之假,危害常常不止一时,甚至会影响人的一生,更会影响整个民族的未来。”


看到这句话时,我想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在努力地创造未来,可是我们的创造没有未来!



教育是必然也必须面向未来的,我曾说,教育,就是用昨天的经验教今天的学生,进而让他们成为明天的主人,如果,我们的学生总是活在“作假”的氛围中,他们从哪里去“学做真人”?如果,我们的老师总是为“应付”而造假,他们又如何可能去“教人求真”?


这样的问题,我实在难以回答,只好再录一段“校长会”推送时的话语——当造假能造出学校领导的“政绩”,造出教师的“成绩”,造出学校的“口碑”时,这些“政绩”、“成绩”和“口碑”势必又加剧了教育的造假行为。


然后,再跟一句我悲观的判断:如果是为“政绩”而出“成绩”,那么,所有的“口碑”,都可能成为教育的“墓碑”!甚至,这样的“为”和“成为”,势必让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入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到那时,“假作真时真亦假”,或许,我们时时刻刻都会生在“贾府”之中,活在“虚假”里面。


若果如此,也许,一切的“打假”,都可能成为“假打”。


走笔至此,正好看到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先生的文章《3.15,说说“为什么教育更需要打假”》,不得不抄录一下他先生所指陈的教育之假:以高大上的口号粉饰学校,掩盖其实际办学的平庸贫乏;以夸大的数据、夸张的成绩,以掩盖真实情况的问题重重;以外在的校园环境超大、超豪华,掩饰学校内在精神的不足;以作假的手段,凸显其高考成绩。并抄录一下他先生的总结:


“这是一个现实而功利的时代,社会要功利,政府官员要效率,学生、家长要升学,学校自然也要功利,当功利畸形化了,教育就异化了,假冒伪劣就成了常态。”


呜呼,我实在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这个有阳光也有微雨的“3.15”,并期望我们的教育,能够早日“抱朴守真”——真的教师,真的学生,真的学校,真的成绩,真的口碑……


欢迎光临微店选购刀哥签名本书书



原创不易,倘若喜欢,欢迎转发

把你的喜欢传递出去

是对刀哥的最好赞赏


倘有余力,看看最后的广告

你的小手指轻轻一点

我的老心脏就会轻轻一颤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