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大师教你 风光摄影的构图取景以及机位的选择和调整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风光摄影的构图取景以及机位的选择和调整

恒创摄影俱乐部

   我们所看到的优秀风光摄影作品,所谓的大片,很多是有着摄影师独特的视野和机位,把普通人眼中的“寻常”变为“不寻常”。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机位的寻找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构图的表达来体现作者的审美能力,这种能力有些人与生俱来特别敏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摄影爱好者都具备这样的天赋,大家往往都是需要后天经过大量的实战拍摄训练才能形成的一种个人素养,这种素养最终表现为“与众不同角度”,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让人一眼就看出是你的作品。


     一、拍摄机位要有选择性

    1、不要迷信人家的机位,也不要老是问人家的机位在哪里,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你的选择也许不一定是最佳,但一定的独一无二的,一定是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的。在摄影的前期,拍一些打卡片、标准片没有问题,但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再去人为的模仿人家的片子毫无意义,一是你永远不可能拍得过人家,你去一次就想拍出你在哪个论坛上看到过的片子,往往是不可能的,那是人家天天在那边,拍了几百几千张的结果;二是哪怕你狗屎运,去一次就能够基本复制了人家的片子,但也没有脱离人家的影子,没有自己的东西和理念。在国内,跟着某些所谓摄影团,然后所谓的指导老师告诉团员一些参数,再安排几个模特之类的,在一个个固定的点轮流拍摄,片子出来一模一样,这样的应该是中国式的摄影,拍了再多也不会有任何进步。在国外,特别是一些自驾的时候,很多地方是没有合适的前景,你必须要通过自己去选择甚至制造前景。


    这张片子在青海甘南自驾的时候,在卓尔山下拍的,当时所有的人都跑到左上角的山上观景台拍摄了,不但人满为患,而且我感觉这个雨后的天气加油菜花也许地面拍摄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或许更能够体现出光影效果,所以根本就没有去排队等候上山,而直接下山找机位,结果整个山下只有我们一台车在拍,不用抢机位,随便取景,也就拍了好几张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就如同下面这张,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片子只要能出一张,这个机位的选择就是好的选择。


    2、关于如何选择有价值的机位。我建议拍之前应该踩点,踩点并不仅仅是了解如何日出日落的方向和相关的一些景物,更重要的是,通过踩点,评估这个机位的拍摄价值。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机位呢?我的个人理解,无非是一能够拍到的画面可以增强观者对你拍摄画面的辨识度;二能够拍到比较夸张的线条以使画面生动;三能够拍到错落有致的排列以使画面更具韵律感。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增强画面的震撼力和冲击力,使人产生共鸣。对于有价值的机位,要注意观察拍摄的最佳时段(包括潮汐的变化、光照的时间、雾景的概率等等)、揣摩最佳构图方案。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和不同天气,多次踩点,这样有助于加深对这个视角和画面的理解,从而拍得比较完美的照片。

    这张钱塘江大峡谷的机位就是我在不同的潮位四次踩点观察,终于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和几位摄友一起去拍出来的,这个机位甚至人要站在水里,很多人一看到这张片子,根本就不相信是在钱塘江,因此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可惜由于保密工作不够,第二天就被占领了。同样还有九溪的树桩、苏堤的大石头等等,我认为被人家认可,去模仿你的片子,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是说明你的机位是有价值的机位。


    3、机位在选择的时候永远要把地景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风光摄影一般都是在日出日落前后拍摄时,这时候哪怕天空再绚丽,我认为也不能完全被天空所吸引,将大部分精力和画面用来记录天空部分。对于风光摄影而言,大多数情况下,一幅好的图片,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地景的处理,天空部分即便再美丽,它也永远是对地面景物的陪衬,不要让天空的绚丽抢了地面景物的风头。这一点我觉得张四老师特别需要注意,楼片很多的情况下,要表现的是地面的灯光效果,这个时候,天空无非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注意力必须要集中在地面,寻找合适的引导线,以达到想要表现得视觉冲击力。


这张片子是一位摄友拍摄于集贤亭,当时的天确实不错,但是却让人的注意力全在天上了,于是造成了这个机位的遗憾,地景即没有突出的兴趣点,又没有一些引导线条,这样的片子让人看了一眼仅仅就是感觉天不错,然后就没有内容了,无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因此我认为这个机位和构图就不是理想的选择。



 二、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去构图取景

    我的建议是除了前期的一些必要的准备之外,最好能提前一个小时以上到达拍摄地点,便于更好的选择机位。在机位的附近,至少要拍摄三张以上不同的位置(包括高低、方向、前后)的片子,观察不同的焦段和位置,以达到最满意的效果。我以一张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瀑布的片子为例:我看到了这个地方,直接放弃了其他的行程,因此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构图以及后期的处理。

   机位1:



首先,我习惯性的来到了逆光的方向,发现河流的流向造成了片子的冲击力不够,因此这个机位就直接可以放弃;

   


机位2:



然后我转到了顺光方向,发现虽然上半部雪山被树木遮挡,但水流的造型非常完美,在没有其他合适机位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个备用机位;


机位3:


继续在顺光位寻找,前景的石头冲击力很好,水流效也还果可以,但树木非常杂乱,雪山完全遮挡,因此也直接放弃了;


机位4:

还是顺光,走到了大家取景最多的地方,雪山顶效果不错,但水流一般,虽然有拉丝,但是冲击力显然差不少,而且木桥上面游客的走动给慢门拍摄带来难度,就为了雪山的顶,还是作为备选机位;


机位5:


不死心,又回到逆光位置,这个雪山有露出,但主体不够明显,溪流效果还是不理想,正是这次考察机位让我正式放弃了逆光位;


机位6:

回到顺光,爬到了石头的顶端,发现这个位置雪山视线佳,但是水面冲击力略显不足。


最终的成片(机位2+机位6)


    通过了六个机位的比较,我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当天的云彩不多,感觉到可能会有雪山红顶,首先果断放弃逆光的机位,然后估计太阳照在雪山顶上的时间不足两分钟,计算从机位2爬到机位6的时间大约在28秒,曝光时间1/2秒,时间上完全来得及,而机位2和机位6我通过取景很多景物完全可以重叠,也为类似于景深合成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三、前期与后期相辅相成,在没有考虑好后期的时候暂时不要按下快门

    后期是对于细节的调整,是对前期拍摄的不足进行补救,因此前期在拍摄取景构图上,必须要考虑后期。这张片子你后期能否达到你想要的效果,能否可以补救前期的不足,能否调整一些细节,如果你连这么都无法把握,我劝你根本没必要按下快门。


    这张是在洞头的半屏山日出的全景,当时看到这个场面的时候,我就考虑到了全景接片后期的方法和可能性,从需要的快门速度和整体的环境上来说,是完全能够达到后期的接片的可能,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海浪的拉丝是否能够吻合,当时就考虑可以使用蒙版,对自己的后期的技能有信心同时对于后期呈现的画面效果脑子里有概念,因此我选择了在比较合适的时机用了四张横片水平的方式拍了这么一组,结果这张片子也是上次去洞头大家唯一的一张接片,也是我个人比较满意的一张。这张片子告诉我,拍摄的时候就是要考虑后期,后期对前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譬如什么时候要堆栈,什么时候要多重曝光等等,这些因素会指导你前期拍摄要注意的方向,提高大家的出片率。




    四、要善于及时调整和改变机位

    大家都知道,在拍摄的过程中,特别是使用大广角拍摄的时候,机位的前与后,高与低,呈现出的效果也许完全不同,有时候哪怕一点点的调整,片子的冲击力和表现力完全不同。在拍摄的时候,除了特殊的闪电之类稍纵即逝的题材,建议有时间可以通过回放浏览等方式对机位、对快门光圈的组合、甚至对测光点进行微调。

    还是洞头的一张片子,应该说这张的机位已经比较不错了,海浪也能冲上来,但是我在回放观察的时候发现,右下角的小鹅卵石沙滩不是太满意,显得比较空,片子冲击力稍差,所以我果断迅速降低机位同时向左向前各调整了大约三四步左右,让海浪完全能冲到沙滩,最终完成了以下这张片子:


    调整之后,礁石的主题更突出,特别是海浪的回流效果更能够明显体现出来,霞光、礁石、回流的动与静构成了主旋律,这张片子也是我洞头最满意的一张,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微调下机位,也许能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再看两张片子:


    这是去年第二次去洞头拍的两张片子,地点还是半屏山,,这次的海水涨得更好,整个鹅卵石沙滩都可以雾化了,当时首先考虑的是慢门的雾化,效果也还不错。但是当我看到海浪围绕着前景的石头回流出漩涡的时候,我及时调整了快门的速度,同时向后退了一步,以便以更好表现沙滩的水流,加强片子的冲击力,因此有了第二张片子。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我自己肯定是更喜欢第二张,至少他完全体现了我的拍摄意图。


    五、在与众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收获与众不同的成果

    在我的拍摄经历中,已经有很多次出现了“有心栽花化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也许这就是摄影的魅力,你永远无法预估下一秒、另一个方向会发生什么,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去时刻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才能去把握住上天赐予你的机遇。

    大约2015年7月左右的一个黎明,我在坝上拍摄,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了盼望已久的草原晨雾,天空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应该是一个摄影出大片的天气,我一开始也站在山坡上,抢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机位,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兴奋的按着快门,前面的景色大致是这样的:


    拍了十几张我就感觉到,这个景已经被人拍烂了,这个机位已经被无数人拍摄过了,拍出来的片子不能出彩,基本就是属于没有任何价值的机位,我必须去寻找我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机位,于是我离开了人群,走到了山坡的另一端,意外的发现了下面的景色:


总结:

一、点是自己踩出来的;

二、拍之前起码拍3-5张片子试机位;

三、拍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后期如何处理;

四、边拍边调机位和参数;

五、多观察另外的方向和角度,也许有意外的收获;

六、你拍得不如别人,也许是你的机位不够近

七、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请你比别人迟一步收摊,哪怕迟十分钟也好。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惊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