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汪荣书影记忆46||维利•罗尼《那一天》:捕捉那些偶然的时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汪荣

博士,讲师,男,1987年生,湖南永州人。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周五敬请关注“汪荣书影记忆”

电影理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木乃伊情结”。法国电影理论大师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认为:一切艺术的背后都有着宗教的冲动,那就是要用逼真的临摹物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是人类保存生命的本能。他将这种心理愿望归结为“木乃伊情结”。而这种情结的本质就是“与时间抗衡”。


人类的历史上,有许多种视觉媒介被发明出来与时间抗衡,最重要的有三种:绘画、摄影和电影。其中摄影是分水岭,它的“逼真性”是革命性的,而每秒24帧的电影技术则是将静态的摄影转变为活动的影像。当然,绘画和摄影并没有因为电影的出现而走向终结,只是转变了自身的方向。在我看来,摄影别有魅力:它捕捉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珍贵的时刻,是对日常的颂歌。

这种对日常的捕捉,尤其体现在法国摄影家维利•罗尼(Willy Ronis)身上。维利•罗尼,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罗伯特•杜瓦诺并称为人文主义摄影师。1910年出生于巴黎,于2009911日去世。他的摄影作品,都是普通人的生活、各种街区、巴黎的各种风景,但是在他的镜头中,这些琐碎的日常却充满了迷人的诗意和优雅的氛围。他毕生都与摄影相伴,他的镜头穿越了法国历史的不同阶段,被称为“20世纪的最重要的见证人”。而《那一天》,是维利•罗尼的一本“人文摄影故事集”。


《那一天》与其他的摄影书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摄影书里面都是摄影作品,都是图片,最多加上作品的名字,没有说明性的内容。但是《那一天》的文字很多,图文所占的比例各半。书中每一篇文章都以“那一天”开头,去讲述每幅照片背后的故事。通过维利•罗尼的讲述,我们重回了拍摄照片的时刻。

那个时刻可能是从凡俗向神圣转化的时刻。《那一天》里面好些摄影作品都有油画的质感,特别像中世纪的圣母圣子之类宗教绘画。换言之,维利•罗尼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出了“神圣感”。例如《魅力圣诞,1952》,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橱窗外的一位母亲和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盯着橱窗看,他们被橱窗里的物品迷住了,仿佛在做梦一样。背景是黑沉沉的,唯有她们的面庞是清晰的、沉静的。何以如此?


原来,维利•罗尼是利用橱窗的反光进行的拍摄。他说,“我喜欢这道光线,它为一幅稀松平常的画面平添几多庄严高贵,还抹上了几许魔幻魅力”。而《高架地铁,1939》中车厢中被偶然投射的光线突然照亮脸庞的小姐亦是如此。在地铁嘈杂的噪音中,那位女子如同圣光环绕,而那束光线如同神启一般的降临。在明灭之间,是光与影的魔法。和这些画面相似还有《断弦,1950》中纺织机前的年轻妇女和《罗讷河畔圣路易港,1952》定格的则是一位女士站在湖畔的房子前静静沉思的场景。或许正是维利•罗尼自身的视觉经验和宗教经验才使他拍出了如此带有神圣意味的照片。


这就说到了摄影师和被拍摄对象的关系问题。有趣的是,摄影师本人是一个充满了想象力的人,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维利•罗尼是随意拍摄的,在拍摄照片之前,他与被拍摄的对象陌不相识,而他却在自己的脑海中构想了被拍摄对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往往和被拍摄对象真实的经历千差万别。


例如,《贝尔维尔,1957》中,维利•罗尼看到一个男人脚边放着一个行李箱,正在凭栏沉思,于是摄影师就想象这个男人的内心独白:他是二十五年来第一次故地重游,而自己年轻的恋人正在等待他。他本来应该在外面飞黄腾达,而到头来却一贫如洗。而在拍摄这张照片之后,当摄影师在会馆中向别人讲述这段故事时,在场的一个男人却指出,这张照片中的男人刚好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从未离开过他的母亲,一切只是摄影师的演绎而已。

维利•罗尼


由此可以看出,摄影师的作品是他自身的“自画像”,他只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有趣的例子还有《安特卫普的船闸,1957》,这是一张构图特别精彩的照片。这章照片充满了层次感,近景是小女孩在向窗外看,中景是两个正在作业的水手,愿景则是搞出河堤上的人。三个处在不同景别是时空中的人被摄影师拍摄到同一张照片中。就此而言,摄影虽然使用现实的场景作为素材,但是拍摄什么不拍什么却是摄影师自己的创造。摄影,虽然看似是真实地再现着真实的世界,本质上还是一种艺术家的创造,一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这种创造需要摄影师的“发现”。在维利•罗尼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最纯粹的情感,也看发现那些最动人的瞬间。凝视着那些照片,似乎画面中的人物鲜活了起来,在和你进行着内心的交流。《蒙特勒伊的波西米亚人,1945》中,一个女孩正在整理发型,而另一个女孩则帮她扶着镜子。那个扶镜的女孩笑意盈盈地望向画面外的你。


1954年圣诞,那辆自行车》里,一个爸爸带着他的女儿站在一堆自行车前,那个男人很穷,可是他的女儿却一直盯着自行车,她的渴望如此的真实,我们能感觉到她的恋恋不舍,但是她也清楚这辆自行车不可能属于她。在作为全书封面的《巴黎小男孩,1952》中,一个小男孩拿着法式长棍面包从街头跑过,跑得活泼而从容,充满了青春和活力。看着这些鲜活的面孔,仿佛他们就生活在当下,你会在巴黎的某个街角遇见。但是,这又的的确确是几十年前被相机定格的瞬间。

“我喜欢捕捉这些偶然的时刻,总感觉一些东西会在此刻发生,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只是这些‘东西’常常左右着我的心绪,时至今日。当我回忆起这些片刻,仍不禁因感动而窒息。”

维利•罗尼如是说。那些生命中的偶然的时刻,也是值得被记录和收藏的时刻。如果把时间比喻为川流不息的河流,那么摄影家就是试图截住河流的人。纵然“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摄影家却总能夺回一些吉光片羽。因为这种“夺回”,那些感动被定格在时间的琥珀中,瞬间被转变为永恒。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不再是摄影师的专利,而是普及化了。相对于绘画和电影,摄影的确是最容易使用的媒介,只要有一个手机,你就可以随时随地按下快门。不过,“按下快门”又并不那么简单,需要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


好的摄影师,是在与日常生活的互动中产生的,他们既要对生活充满好奇,又要爱这个世界;既要是人间的观察家,又要是行动者。维利•罗尼把摁下快门的时刻叫做“黄金时刻”。真正意义上的好摄影,不是“摆拍”,而是“抓拍”。日常生活稍纵即逝,摄影师需要在看到的瞬间快速反应,才能捕捉到那些充满“灵韵”的时刻。


编辑:小猪猪

【往期回顾】

汪荣书影记忆系列

《后来的我们》:北漂爱情故事,或走心的鸡汤

《血观音》:浮背后暗藏着腐朽

林森《海风今岁寒》:南方迷魅与青春怅惘

《远大前程》:毁了整部剧的“油腻”

姜文新电影《邪不压正》的原著怎么样?

韩剧《迷雾》:大人们的残酷物语

《水形物语》:暗黑世界的爱与童话

IP、小鲜肉与粉丝经济

《捉妖记2》:宝宝们的“番茄电影”

⑩《古都》:我们如何与传统相处?

(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