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摄影入门:你会看照片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提醒:近阶段我写的文章,阅读对象是国内普通的业余摄影爱好者,已经从摄影爱好者跨入“摄影家”“艺术家”队伍的可以不看。想加入头撞影墙读者群的请加我微信:fox_ho】

 

我在《摄影爱好者入门不完全手册:你入门了吗?》一文里把会不会观看(阅读)照片列为第一条,是有原因的。原因也很简单:当你想学习摄影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学会做一名“合格”的观众。通常会不会观看(阅读)照片,首先反映了你对摄影的认知水平。我在《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里把看照片的人粗略地分为三大类:普通观众、艺术观众、评论家或者艺术哲学家,并指出,这三类人,碰到“看不懂”的问题并不是同一件事。同样,当观众观看(阅读)照片时,关于“如何观看”,不同的人群,观看(阅读)的方法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人的审美、经验、目的不同引起的(通过阅读本文,你大概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对摄影的认识处于哪个层次上)。

 

先来看一张郎静山的作品。


郎静山:集锦摄影作品

 

我不再对这张照片进行描述。相信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能“看懂”这张照片。能“看懂”这张照片背后的根源是,我们中国人从小到大经常能看到中国画(潜意识地进行了多年的审美教育),虽然对于中国画为什么总是要画一些山山水水不是很清楚,但至少觉得很亲切,很熟悉,没有陌生感。美术界的人也喜欢,因为他们看到了他们非常熟悉的“中国审美”,同时欣喜地看到了书法和篆刻。书、画、印三合一历来是中国艺术特有的,远山近水、烟雾朦胧的“意境”是士大夫们渴望的。所以郎静山历来为各界人士所喜爱。

  

来,比较一下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和唐寅的中国古典山水画之间的审美关系。


唐寅:《落霞孤鹜图》

 

英国摄影师肯纳( Michael Kenna)的作品在审美意趣上有点类似,中国观众会觉得非常熟悉,对这样的照片同样会激起以下感受:像中国水墨画,意境高远,给人以美的享受。看看他的作品。


肯纳:《黄山》系列

 

(亲爱的读者请注意,接下去有部分人开始要“看不懂”照片了。我先提个醒!)

 

  先来看张恩斯特·哈斯(Ernst Haas)的作品。


恩斯特·哈斯:《抽象》系列

(查看更多恩斯特·哈斯《抽象》系列照片点击这里)

 

这张照片中只有一些色彩结构,非常平面化,没有其它东西。有部分人就很不理解:这是在拍什么?心中有这种疑问的人,是因为他从小到大,没有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熏陶”,所以“不认识”。但是,受过一定艺术教育的观众马上就认出这是在借鉴现代主义绘画的审美。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奥古斯特·麦克(August Maeke)的抽象作品。


奥古斯特·麦克作品

 

现代主义绘画是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西方艺术。摄影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从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那些不了解现代艺术的人很难领会照片中现代主义艺术的影响。


我们再来看一张恩斯特·哈斯的作品。


选自恩斯特·哈斯《美国》系列

(查看更多恩斯特·哈斯《美国》系列照片点击这里)

 

没有经验的观众看到这样的照片就会心里犯愁:这是在拍什么呢?乱七八糟一堆,想表达什么呢?

 

这里的问题在于,普通大众在看到一张照片时,总是急于找到“意义”,而作为一名稍具艺术素养的人,他首先看到的是照片从现代主义绘画中借鉴过来的画面结构:这个场景中各种颜色、各种线条,错落有致,杂而不乱——而且,那时候的艺术摄影师要考虑的是,重要的是如何让世界成为一张照片,而不仅仅是通过一张照片向世人解释这个世界。当然评论家和艺术哲学家依然希望通过画面中可以辩识的细节,找到现实世界中社会化的文化符号。比如照片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广告牌(文字及其颜色),加油站的房子,加油机,汽车,彩旗......这一切构成了六七十年代可以视觉化的美国。

 

这里插一句,大众很容易被上述这样的解读所误导的地方在于,这不是单张作品,恩斯特·哈斯关于美国照片有一组完整的作品,名称就叫《America》,数量有几十张之多。因此,摄影师、艺术观众、评论家在分析他的作品的时候,会从总体上去把握,不会单单就一张照片展开无限制的解读。这是一定要引起注意的地方。

 

摄影在借鉴绘画审美后走向自身的美学路途中,有探索精神的摄影家不断思考这样一件事:如何样让一张(组)照片不再让观众想到绘画,而是摄影自身。在黑白摄影时代,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是非常突出的一位前辈。但是到了彩色摄影时代,恩斯特·哈斯、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威廉·埃格尔斯顿(WilliamEggleston)、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等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我们来看一段斯蒂芬·肖尔解释他自己照片时的话:

 

StephenShore:BeverlyBoulevardand LaBreaAvenue,LosAngeles,California,June21,1975

(照片选自斯蒂芬·肖尔《非同寻常之地》,点击这里查看全部作品)


“这张照片,我是1975年7月21日是在比佛利大道(BeverlyBoulevard)和拉布雷亚大道(LaBreaAvenue)的十字路口拍的。当时我正受伟大的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委托,探索当代美国景观。我被这场景吸引,因为这就是洛杉矶最典型的景观:加油站、杂物、路牌、空间。这里也有我的个人原因,探索视觉构成。之前的两年里,我一直使用大画幅相机,问题就会涌现,似乎这便是问题本身——关于如何使我所拍摄的世界转变成一幅图像的问题,本质上,是关于结构(structure)的问题。

 

显然,从现代主义绘画的借鉴到探索照片的结构,这里面有紧密的脉络关系。斯蒂芬·肖尔以结构代替构图,强调说:

 

“我使用结构(structure)这个词,而不是构图(composition)这个词,因为构图这个词往往用于人工构造的过程( a synthetic process),比如像绘画一样。一位画家面对的是一张空白的画布。画家每添一笔都是在增加画作的复杂性。而一位摄影师呢,面对的则是整个世界。摄影师的决断(选择)带来的是秩序。”(《形式与力量》)

 

我们看到,斯蒂芬·肖尔所说的“秩序”实际上是摄影的一种视觉语法。通过这种视觉语法,观众可以井然有序地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这是一条普通的街道,跟我们每天经过的大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眼前是一个十字路口,左边是一条路灯杆子,右边是个加油站,中间有信号灯,远处有商店和街道,背景是蜿蜒的远山——如此普通的场景观众马上会问一个问题:摄影师在表达什么。而作为摄影师的斯蒂芬·肖尔,他第一件任务是要把照片中的这些东西理解为一张照片中的结构性组成元素,如何安排这些元素是他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其次,他要把选择的场景理解为一个社会空间,一个社会景观,一个时代文化符号的集中展示地。这时候,如果有艺术哲学家们站在照片面前,他可能需要看到一种本质化的东西,这种东西是非戏剧性的,非特殊性的。因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晴天(天空云彩光线没有特色),非常普通的场景(没有戏剧性的事情发生),简直平淡无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吸引观众眼球。而这恰恰是斯蒂芬·肖尔想要的——当观众发现照片中没有什么可以观看的东西(没有突出的主体)时,他首先会产生怀疑:摄影师为什么要拍摄这个场景?紧接着观众会仔细地观看(阅读)照片中的每一个细节(懒惰的观众一晃而过了),希望从中能找出答案来。而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作品的欣赏过程也就完成了,余下的就留给观众感受和思考了(评论家们可以写上一大堆东西)。


斯蒂芬肖尔:《非同寻常之地》作品集封面

 (照片选自斯蒂芬·肖尔《非同寻常之地》封面,点击这里查看全部作品)

 

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结束,而摄影在艺术上的探索也在不断进行之中。美国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在七十年代开始拍摄《无题电影剧照》(Complete Untitled Film Stills),她借鉴的形式是电影剧照。我们看到这部作品有69张黑白照片组成(那时候还是黑白摄影的天下,后来辛迪·舍曼也开始拍彩色照片了),摄影师、模特都是她自己一人,照片中也永远只有她一个人。每张照片的差异是,她的打扮每次都是不同的,人物形象也不同(仿佛在扮演各种角色),场景也是不同的。当观众看到这样的照片首先还是会发出疑问:辛迪·舍曼究竟在干什么?

 


辛迪·舍曼:《无题电影剧照》

(点击这里查看《无题电影剧照》全部作品)

 

无疑,辛迪·舍曼的作品让我们发现摄影新的可能性。在此之前, Stieglitz)和保罗·斯特兰德(Pau lStrand)所倡导的“直接摄影”影响之下,摄影被认为不应该去干预眼前事物,要用镜头直接表现世界,从而体现摄影的“客观性”。但是七十年代有一批摄影师放弃这种理念,开始用照片表达自己的思考,而不是表现外在的世界,其中包括杰夫·沃尔(Jeff Wall)、辛迪·舍曼等。对于这一类作品,观众已经无法从照片的画面之中直接找到答案,他必须通过理解作者的创作理念、史论、艺术哲学等各个角度去把握了。辛迪·舍曼的作品主题不是单一的,她实际上通过一组照片提出了一个问题的框架,不同的观众可以解读出不同的内容:

 

1)  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权主义。

2)  被男权社会塑造出来的女性身份。

3)  。

4)  中产阶级妇女的空虚无聊。

5)  自我的失去。

6)  讽刺电影等大众文化的肤浅和表面化。

7)后现代主义:意义的消解,摄影是一种表面化的工具。

8)……

 

读者会发现,辛迪·舍曼的这组作品上述解读都可以成立。每个观众因其不同的种族、学历、素养、审美、思维方式、人生经历、价值观等会引发不同的看法,而那些等待着艺术家把自己的理念传达出来的观众自然要大失所望(传统摄影往往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结果,而现/当代摄影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开放性主题的作品在当代摄影里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作品对观众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再以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肖像》(Portrait)为例,来看一下当代摄影作品应该如何进行观看或者阅读。





托马斯·鲁夫:《肖像》系列


托马斯·鲁夫:《肖像》系列作品展出时的效果


这组作品可以进行下列分解:

1)  C-print工艺制作的彩色照片。

2)  公民证件照的形式(鲁夫创作这组作品时进行了多次调整)。

3)  人物不是名人,观众不知道他们是谁。

4)  都是年轻人(有男有女)。

5)  人物正面(有个别侧面)。

6)  人物无表情。

7)  照片下面有人物名字。

8)  作品为一组。每个人物的大小形式几乎一致。

9)  采用大画幅相机拍摄。

10)尺幅巨大,人物毛孔都清晰。

11)除此之外,照片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初步观看(阅读)后,观众的疑问:

1)  为什么要采用身份证一样的证件照形式?

2)  为什么尺幅如此巨大(大约2米高)?

3)  托马斯·鲁夫究竟想干什么?

 

很显然,这组作品跟辛迪·雪曼的作品有点相似,那就是这类作品画面本身无法提供答案,照片只是提供了一个仅供思考的入口,它的意义肯定在照片之外。观众只能像猜谜一样,根据上述有限的信息,搭建出一个问题的框架:


1)  这个问题首先可能跟我们的身份有关,因为作品采用了身份证件照的形式。用一张照片提供一个身份证明,这种身份证明是否合理?如果双胞胎,照片又如何提供一种身份的证据?托马斯·鲁夫是否在质疑这个问题?

2)  如果仅仅是上述疑问,托马斯·鲁夫为什么要用大画幅进行创作?为什么最后的作品要达到2米之巨?普通小型相机同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托马斯·鲁夫真正的关注点并非在照片跟身份的关系上。

3)  作品下面写上了人物的名字,显然摄影师想告诉观众这是某人(但矛盾的是托马斯·鲁夫没有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

4)  照片和名字似乎提供了一个人的身份,已经告诉观众他(她)是谁。

5)  巨大的尺幅和细节,给观众超真实的感觉。

6)  但是实际上每一个观众都不知道他们是谁。

7)  通过上述分析思考,你的答案是?

 

显然,上述分析所反映出来的矛盾性是托马斯·鲁夫故意安排的,他要观众在这种矛盾性中激发出关于摄影的问题所在。所以,最后我也不打算提供这组作品解读的答案(实际上也没有唯一的答案)。希望这道题留给大家自己思考。

 

上述观看/解读仅仅是作为艺术观众(或者摄影爱好者学习、解剖前辈作品)的角度来理解,实际上,评论家还可能从下列角度来认识这组作品:


1)  类型学。

2)  冷面摄影。

3)  杜塞尔多夫学派。

4)  肖像摄影的变迁。

5)  ……

 

如果是艺术哲学家,可能会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观看:


6)  社会学意义上的肖像。

7)  摄影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当代艺术的发展变化。

8)  艺术作为摄影的一种当代表达。

9)  一种新的观看哲学。

10)             ......

 

本文最后以托马斯·迪曼德(ThomasDemand)作品为例,进一步说明当代摄影的复杂性。

 

我们原先以为照片是简单的,直白的,上述案例已经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要“看懂”一个作品,事实上观众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没有这种知识储备和思考能力,我们是无法“看懂”照片的。德国人托马斯·迪曼德的作品看上去也非常简单,实际上给观众的感觉更加复杂。他的作品往往以事实为基础,先用纸张建立逼真的模型,然后用相机拍下,最后把模型撕毁,观众看到的只有照片。这时候,我们发现托马斯·迪曼德既是一位热衷新闻、事件的社会学家(他做作品前期需要调查大量事件资料),又是一个出色的模型爱好者(看照片就知道他做纸张模型的能力有多强大),最后还是一个摄影师(他用的是大画幅相机),于是观众会发现托马斯·迪曼德的身份是模糊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归类他。他的作品由于事件跟照片中间的模型“转译”,导致原来关于摄影的种种理论一筹莫展,无法阐述(比如照片的“指示性”)。人们站在照片面前,所引发的思考和联想也变得难以描述,非常复杂。

 

我们来看他的一幅作品《酒馆》。


 托马斯·迪曼德:《酒馆》

(点击这里查看关于托马斯·迪曼德的介绍)


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德国布尔巴赫(Burbach)的一桩残忍的谋杀案,这桩谋杀案发生在某个酒馆之中。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是托马斯·迪曼德用大量的纸张做成的,模仿了那家酒馆的窗户。托马斯·迪曼德的作品以大画幅拍摄,尺幅巨大,现场效果逼真。观众可以自行脑补观看这张照片时会产生什么样的复杂感受。

 

感受1:

感受2:

感受3:

……

(以上感受请读者自行填写)

 

可能有读者认为评论家对于那些看上去“简单无聊”的照片有“解读过度”的倾向。也许是,也许不是。这是因为在艺术作品面前,知识量越少,他可以看到的东西越少;知识量越多,他可以看到的东西也越多。艺术哲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案例,几位大哲学家, Heidegger)、夏皮罗(MeyerSchapiro)、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等人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一件作品《农鞋》做出过各自不同的、非常广泛的解读,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那才叫“解读过度”。

 

就是下面这幅:


梵高:《农鞋》

 (点击这里了解哲学家们关于这幅作品的争论)


看到这里,聪明的读者一定明白了我当初为什么在《摄影爱好者入门不完全手册:你入门了吗?》一文里把会不会观看(阅读)照片列为第一条。因为当你想做一个好作品时,你首先要会看(或者分辨)一个好作品。我不相信连做一名“合格的观众”都不会,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爱好者”(有天赋的人除外;把摄影门槛降低到谁都可以跨进去的人也除外)。

 

 

2017/12/24



引起巨大争议关于“看不懂”系列文章的链接(点击可以观看):


《摄影:你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点击量超过35000)


《摄影:他们居然也看不懂》 (点击量超过15000)


《看不懂摄影?因为你压根不会看照片》 (点击量超过17000)


《摄影爱好者入门不完全入门手册:你入门了吗?》 (点击量超过12000)


长按下图,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给胡涂打赏了(感谢很多给我打赏的读者,留言没注明昵称的,我不知道是谁打的赏。在这里说声谢谢!另外为了表示感谢,我已经建好了“头撞影墙VIP群”,打赏的读者把你打赏的截屏给我,我会把你拉入VIP群!)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