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本科尚未毕业的她 去前线见证美国总统大选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这是 Cheers!留学生 采访的26留学生

▽▽▽





采访手记
Written by Tammy
有一个描述人生状态的词,叫做“生命浓度”,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25岁的青年,一个在北京创业三年,一个是五线城市工作了三年的公务员,他们的生命浓度一定是不同的。并非哪种活法更好,但前者经历的人事、处理的信息、内心的变化、对时间的管理、多线切换的能力等,都会更深刻。


就读于纽约大学新闻与经济双专业的楼宇琳, 就是一个生命浓度高的“准记者”。大学四年,她去过光鲜的纽约时装周,也作为志愿者去过动荡不安的中东;探索过纽约的二手球鞋市场,也采访过纽约戴头巾的女性;既在美国大选期间追踪采访NYU学校里的共和党派人士,也不忘忙里偷闲拍摄万圣节的换装宠物。四年来,她参与了大大小小各有特色的十几个项目。



在纽约秋天一个晴朗的下午,我们来探访这位“小记者”住的地方。像大部分“纽约客”一样,楼宇琳和几个人一起合租在纽约东村一间狭小的公寓里。我们有些局促地站在房中拟定拍摄机位时,有诸多采访经验的她还麻利地帮我们的摄影大哥拖椅子架设备,拿来两个大部头字典帮我们固定摄影机,摄影大哥直夸,不愧是同行啊。




在采访中,楼宇琳分享说自己从小就对新闻行业有着特别的兴趣和敏锐度:“我对新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而且喜欢通过自己的方式讲述给别人,这让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中学时期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致敬加泰罗尼亚》(西班牙内战爆发时期作者在战地的经历),更加加深了楼宇琳对记者这一职业的尊敬和向往。


但从事新闻行业,单纯的热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知识、技术,以及实践。知识和技术可以从学校学习获得,而阅历的增加和看问题的角度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楼宇琳的第一次的个人采访项目是采访纽约联合广场上农贸市场(Farmer’s Market)的摊主们,经验不足导致她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就不知该继续问什么,只能硬着头皮临时想,回到家才后悔为什么没有提前准备一些问题。不过,多经历几个项目实践,楼宇琳在采访方面就越来越轻车熟路,对身边事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



美国大选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进行的时候,有着经济和新闻双专业背景的大四生楼宇琳,不仅在学校小组作业中参与了美国大选的相关新闻题目,校外实习单位日本每日新闻负责的项目中也是围着大选做文章。承认说思想有点偏左的她,却其实在校内外两份报道中,都更加侧重负责共和党和Trump这边。问及原因,她先是笑说那是因为Hilary那边都被人抢走了呀,后又补充道,觉得这样自己可以发现和探索更多,也有助于自己保持中立的新闻人态度。




说起自己大学期做过最好玩的项目,楼宇琳整个人都身材飞扬了起来。“是我上学期做的小新闻片,我们拍的是纽约潮牌二手球鞋市场,这真的很有意思!”随后她又解释说,“有趣味”的点在于,她发现潮牌球鞋市场并不为主流媒体所知,她自己做片子的过程中就是在一次次“长了眼”,不仅如此,这个小市场里充斥的黄牛都是性格迥异的17、18岁青少年,也是和她对于黄牛贩子的一贯印象有着大大的不同。为了这个项目,她不仅在网上做调查研究,还走街串巷进了不少奇特小店,整个经历都非常神奇。




并非抱着得过且过完成学业的态度,而是更多被“好奇”和“兴趣”所驱使,楼宇琳在留学过程中挺让我们惊讶的,没怎么碰和自己身份距离比较近的“华人”、或“在美国的中国文化”议题,她坦言,就是因为自己一直生活成长于中国文化的背景之中,有很多方面自己其实的水平是一知半解,但却又不自知,她害怕因为这种一知半解而不自知的主观思想,影响了自己做新闻时的客观性,反而引起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她说这番话时,散发出的那种严谨负责的新闻工作者态度,让我们感动又钦佩。


《Cheers!留学生》是美国中文电视原创访谈节目,只要关注美国中文电视英文频道“en.sinovision.net”,就可以及时收看!


如果你恰巧也认识有趣的留学生,

欢迎推荐及自荐!

联系请至:

Stellagu@sinovision.net

或Janestone@sinovision.net



文科生理科生出了国的没出想出的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本期的Ta吗?

请留言给我们哟

采访、视频:Jane Shi

翻译 & 字幕:Tiffany Zhou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