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51人回顾 | 在上海之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活动结束后,我和Cédric、Romain、梁璐和他们的一个朋友站在21楼“展厅”外的露台上,眺望莘庄。雾霾缭绕的动人暮色里伫立着刚刚封顶的数栋高层,下面是两条生机勃勃的轨道,一条通铁路,一条通地铁。Cedric在模型中给“纪念碑”陪衬的蓝色风景,就是来自上海黄昏时分的蓝。此刻,我们都对当天有这么多人来到这样一座“非文化据点”的楼顶而感到鼓舞。这个贴了长条形瓷砖作为外立面的楼顶(我们永远不能确定那两个巨大的圆洞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漏雨水)也显得格外庄严。

影片放映前 Before Screening

For Non-Chinese speakers, please click the above audio for the English record.

陈韵: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陈韵,本届上海双年展策展团队成员,主要负责51人项目。展览已经在11月11日在PSA开幕,欢迎大家抽空去参观。很高兴向大家推荐51人项目的第一位非中国人的“人物”出场(笑)。我是在上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认识Cédric,他当时毛遂自荐自己的方案《进步纪念碑》给我。我随后拜访了他在和平饭店斯沃琪艺术中心驻村最后几天在工作室的展览,觉得他的思考、行动和创作方式有针对性。随后我们一起发展他的设想,他提到有一位比利时导演刚巧对他的工作做了影像纪录,可以趁此机会剪辑出来,做一次放映,作为“51人”的现场活动。于是,我们开始寻找放映这部纪录片的合适地点。

我偶然看他(发得很少的)微信,看到他找到了“上海的中心”(重心,即几何中心),就是我们今天所在的地方——建设银行闵行支行大楼。在此之前他在寻找1990年代以来不断变动的上海区县边界,和这个历史阶段中上海不同区县的“中心”。我通过一位银行界工作的同学来寻找这里的负责人。在一次非常严肃而热烈的见面会之后,我们得到了建行对这个活动的支持和同意。他们也在短短几天的布展中,给了我们场地、灯光和设备上最大的支持,今天的投影、台灯、桌椅都是建行提供的。


Cédric Van Parys(Cédric):很重要的是提醒大家,我们现在就在今日上海的中心。其重要性你们可以在看完纪录片后体会。谢谢大家今天过来,我没想到很多人我并不认识。我们纪录片今天还会再集中播放两三次,如果迟到可以等待后面的放映。放映结束后,欢迎大家提问。

我要特别介绍一下我身边的Romain,他为这部纪录片大概工作了有一年的时间。要向大家介绍我的这个复杂的项目总有点困难,但是Romain的纪录片让我更能清楚地说明我的工作。

Romain Vennekens (Romain):我很想做一个纪录片而不是说明性影片,所以你们会通过这个影片经历他所经历的研究过程,将现场这里展览的模型和我们身处的城市链接在一起。

陈韵:虽然都是比利时人,但两位在此之前并不认识对吗?

Romain:是的,我当时是来上海做自己另外的一个纪录片项目,关于上海的变化和人的变化,当时我并不太清楚拍摄Cedric的部分会怎么发展。但因为这个“51人”,我抓紧时间剪辑,并飞来上海跟他紧张工作,完成了这个短片。


影片播放时,导演Romain在露台上一边眺望一边吸烟。

影后问答 After Screening Talks

Click 'Read More' button for the English record.

问:你如何进入这些大楼?

Cédric:我就这样走进去,他们不知道怎么跟我搭讪(笑)。其实上海大部分的大楼都很开放,楼顶也都可以上。我要在我选定的一个楼顶边找到合适位置的大楼,找到面向那个楼顶的理想位置上一扇可以打开的窗口来进行平视视角的拍摄(如同在我在这里展示的这两本书里的照片)。很多楼顶你在地面是看不到或看不真切的,只有上到同样的高度才能看清或者意识到它们。

我会在那个位置凝视我所选择的那个区的中心位置的楼顶长达10分钟,因为我要拍摄一段它在10分钟里的固定机位录像。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练习,因为只有凝视它足够长的时间,它才成为纪念碑,才成真。 在这个基础上,我再亲手制作这个楼顶的模型。大概这一年里,我登了两、三百个上海高层的楼顶吧(笑)。

我现在只做了7个模型,还要做另外18个,等我回欧洲后还要继续做。当我把它们带到欧洲,情境会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对上海的语境无知,这些楼顶会更显怪异,我也拭目以待。

看着这些模型的结构,其中的有些完全可以作为城市历史的纪念碑,但是他们作为楼顶的形式却几乎没有实际作用,就像我们今天所在的这个地方我第一次进来的时候这里是杂物间。如果把这样一个楼顶结构重新建筑在城市的地貌中呢?人们会用它们来做什么?譬如这个房间,完全可以用来住人。


问:你跟机会本地建筑师交流吗?他们或许会提供一些关于楼顶的本地看法?

Cédric:没有,我不知道他们的看法。我忙于探索,有时租一个车要花五天时间才能抵达市郊所有想去的中心地点。这里的文化是,高层建筑的楼顶不能是平的,它总得有一些结构。上海经历过不同国家和文化的殖民,所以我只在上海看到过这样疯狂的多样的建筑楼顶形态,罗马神殿式的、现代主义雕塑、未来派的;而在譬如北京,他们更倾向于用中式建筑楼顶。在上海的大部分建筑似乎用不到什么建筑师,几乎就是开发商主导的设计,开发商选择一个喜欢的、比较酷的样式作为楼顶,仅此而已。即便如此,当你把所有这些模型放在一起时,你仍然会有产生一种“上海是什么”的美学感受,他们整体性地形成一种有特征的气息。我觉得它们更全球而非本地。这是我非常个人的看法。

翻阅Cedric为“51人”特别制作的《进步纪念碑》画册

问:你给模型选择的地貌风景却是很主观的。

Cédric:可以这么说。我参考了很多在上海的博物馆里可以看到的山水画,并想象这些楼顶可以处在什么样的山水中,从而可以用来做些什么。譬如今天现场展览的其中一个模型是今日闵行的中心,,我于是为此制造了一个峻峭的山水地貌作为背景来突出它的风格。

问:上海的郊区区县可能只是农地而没有建筑。

Cédric:是的,有四个区县的中心是没有纪念碑的风景,譬如在奉贤就是这样,纯粹的农田,很棒,但是这样的情形惊人地少。这本书里有25个区县中心纪念碑,虽然上海现在只有16个区县,但里面还包含了1990年代以来变迁过、消失了的区县。按照这本书的逻辑,如果那里没有纪念碑,那就没有“进步”。但再过五年可能区县合并变动或者其他原因,情况就不同。在这个意义上,这个项目可以一直做下去。


上:今日上海中心的楼顶模型(即本次活动所在地);

下:今日闵行中心的楼顶模型

问:其中有你最喜欢的楼顶吗?

Cédric:我凝视了所有这些楼顶,从图像上是一回事,但把模型做出来是另一回事。我现在做了其中的7个,我们今天所在的楼顶可以说是我做模型后觉得最喜欢的。起初我觉得很丑,但开始要在结构上处理它所有的细节并做成金色的模型后,它的具体性就被揭示出来。我不管原来建筑的体量,将所有的模型都做成边长70cm的大小,一视同仁。而地貌的设置则要求我对它们进行全面的观察,这也非常有趣。

问:你认为有其他像上海一样的城市吗?

Cédric:没有。在中国,没有其他城市像这里文化上那么杂糅。譬如其他城市也有楼顶结构,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没有那么迥异。而在上海,楼顶间的差异巨大。欧洲更不可能,因为根本没那么多高层。而我在上海居然只找到四个没有高层建筑的中心点,高层的密度惊人啊。

一方面我觉得这些高层的特殊状况是有意思的研究对象,但另一方面它们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内建成、建造质量也不高,一些楼两年后就显旧了。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高层在文化上跟他们自身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无意义的。我选择这些楼顶因为他们在上海有代表性,但是这些楼顶所在的建筑本身既跟城市无关、又难看。也许再过二十年,上海就会对高层进行整修,就像欧洲一直在对旧楼进行整修,那个时候又会是一个有趣的阶段。现代主义在欧洲兴起有自身的渊源,但这里就是直接挪用和发展西方的现代主义语言,我对于这一点充满兴趣,但未来如何还要再看。


夕阳下的上海中心之巅, photo by Cédric

陈韵:补充一个细节。当我们跟这栋楼的拥有者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领导讨论使用这个建筑的楼顶时,他们提到建设银行和上海的建设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密切关联。建行为上海的城市建设提供大量的金融支持,也促进了上海的住房改革,这也是建行很自豪的一点。这栋闵行支行的建筑1995年落成,1996年银行搬入使用,当时周围几乎没有其他高层建筑,加上楼顶的21楼是这里当之无愧的地标。

Cédric:因此我们今天在这里展示的同时,也能在这两个阳台外看到1990年代以来上海的层层建设的历史。我的研究选择1990年代以来的时间点,因为我们刚好处在今天可以回望这个上海城市高速发展的阶段,而我们如果往后看10年,我们不会再见到同样的速度,这个速度已经在减慢。我很高兴自己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展示活动,两个模型和纪录片的首映,是发生在这里,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地点。

* 再次感谢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和闵行支行对本次活动的在现场的热心支持。

Cedric的其他模型正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的《谷神变》展览中展出。

相关活动

过往回顾

51人回顾 | “横竖横”放映地点勘察记


51人回顾 | 我们的工人新村

51人回顾 | 和平公园围棋角记

51人回顾 | 缪老板的黄鱼面之味

定海桥互助社地处历史性的工人社区之中,现在,移居人口为这里注入了新活力。互助社是一个自发组织,也是用于社员共同学习、会谈、待客、反思、组织、创作的活动现场。通过对集结与创造艺术/知识之方法的探索,互助社意在促成邻里或同志之间在互惠的原则下互动、互助、合作。互助社会举办讲座、游览、出版、地方特色的晚餐、学者驻地、放映活动和城际交换等项目和活动。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dinghaiqiao.org。

“51人”由Raqs媒体小组总策划,策展组成员陈韵带领定海桥互助社“51人工作组”共同执行。项目探索生活的可能性,为双年展赋予日常生活的诗意。在上海双年展的17周时间里,每周将有3个关于上海“人物”的活动在城市里以流动或固定的形式发生。敬请关注本微信账户,了解最新活动信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