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物摄像交流群

摄影对话(23)|邸晋军:创作才是作品的核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2017年始,人民摄影报推出了“摄影对话”栏目,邀请摄影名家、编辑、记者对在各个摄影领域中有成就、有创新、有思想、有代表性的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进行对话。深入他们的内心,挖掘我们不曾熟悉的细节。本期对话是由人民摄影报记者李旻晖对话艺术家邸晋军。


邸晋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曾任《生活》杂志摄影师,《新京报》摄影记者。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摄影比赛奖项,并入选TOP20中国当代摄影新锐之一。


邸晋军是中国内地较早使用湿法火棉胶黑玻璃板工艺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者,代表作有《故国》、《湿海》、《青年》等。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摄影被当作一种手段和材料成为创作的工具,但邸晋军希望能够打破材料的束缚,而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


梅家戏班6月


记者:您的作品《故国》荣登第五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有一部分照片是用立体相机拍的,观看需戴上立体眼镜,您怎么想到用这样一种创作形式?拍《故国》的初衷是什么? 


邸晋军:实际上早期摄影技术里面有很多适合当代创作的技术。比如十八、十九世纪的立体技术 。我把这个技术运用到《故国》当中,实际上是我以前创作脉络里的一个延伸,也是希望用新的视觉尝试,去寻找中国早期文化当中留下来的能给我们当今社会传承的一些东西。


盲人


记者:在当下多元的语境下进行创作,摄影师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表达形式,您用湿版这种传统的摄影方式是对早期摄影的一种反观,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表达?


邸晋军:在当代的影像创作中使用的材料非常多,摄影师实际上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一种表达方式来形成自己的风格。湿版技术是早期比较精华的摄影技术,十九世纪在欧洲非常盛行,但在中国消费层或观看方式是欠缺的。我们把一百年前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种影像拿到现在,既可以说它是一种观看影像方式的创新,或者是传承,也是一种对新视觉的探索,对当代摄影的一个补充。早期技术所呈现的整个画面的效果实际上是数字技术成像无法达到的。


无题


记者:在这样一个智能化、手机快拍的影像时代,您作为曾经的摄影记者,钟情于一种古老的古典工艺,是怎样的一个缘由?


邸晋军:我之前一直在做报道摄影,但报道摄影的短期拍摄很难生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2008年的时候,我开始思考如何纯粹进入当代影像创作。在大量学习和收集资料的过程当中,看到了湿版早期技术的作品,觉得特别有魅力,所以充满了极大的兴趣。然后我去香港一个教授传统技术工作坊学习湿版摄影,回来后开始自己做工作坊,到现在已有十年时间,做了很多研究,希望在早期技术里面寻找到可以应用到当代艺术的一些方法。


罗永进


记者:数码摄影一分钟拍一两百张作品,一个湿版的完整作品则需要二十分钟左右,这其中的乐趣是什么?


邸晋军:谈不上乐趣,只是工作方式的改变。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工作方式能够给你的工作状态带来很大的改变。快速的拍摄使你很难静下心来思考,放慢节奏的拍摄让你享受到了摄影的乐趣、思考的乐趣,尤其是湿版摄影的这种不可复制性。比如外拍的时候,一天紧张的拍摄也只能拍十张左右,这就使得你在整个超长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尽量拍出好作品。但最终作品呈现出来的质感很迷人。



记者:湿版本身只是一个摄影技术,您是否认为摄影师拍摄时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否打动人更重要?


邸晋军:湿版和胶片银盐、数码呈现方式不同,它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手工的操作性,这种东西无非使画面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而一个摄影师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想要持续创作的东西,是要对作品本身有更深度的思考,如果只是用技术愉悦的话,作品很难去打动更多的人。做早期技术的探索实际上有很多的短板,比如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考虑技术本身的呈现,而忽略了作品本身的相对完整的表达。因此技术是一个手段,最终还是要靠创作。所以我觉得最终极的呈现是,你能够压制住技术所带来的弊端,使得画面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完全融入到作品的叙事和表达当中,使得技术的呈现是整个作品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又是底层的一部分,而创作是核心的部分。



记者:在您的创作中,传统语言与当今题材如何做到最好的融合?


邸晋军:这是当代每个艺术家都在探索并希望得到的结果。最好的融合就是最终呈现的作品能够被大家接受和喜欢。如何通过好的材料、好的想法去完成一幅好的作品,不论是当代的手法、数字的手法或传统的手法,实际上是看每一个艺术家本身生活的阅历,包括技术的掌握,综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作品。我希望通过手工操作的原始性,能够呈现现代工业化生产以来不一样的表达,这也是湿版在当代创作语境当中带来的 唯一性、 有意思的地方。我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有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丝路


记者:作为中国内地较早使用湿法火棉胶黑玻璃板工艺用于艺术创作的实践者,对于近来传统工艺回归的趋势,您怎么看?


邸晋军:中国的摄影教育对中国早期摄影这块是欠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消费过这个时间段的产品,没有消费就没有传播,没有传播就无法谈它是一个新的旧的东西,是我们当代人没有接触过的。从某种角度来讲,早期技术拿到现在依然是一个全新的技术,谈不上回归,无非是我们更多了一种通过早期技术对作品呈现的表达材料和新的表达方式。



往期回顾:

摄影对话①|肖全:绕不开的肖像摄影

摄影对话②|陶明:在平凡中发现精彩

摄影对话③|高均海:用影像传递国花梦

摄影对话④|王志清:无人机,洞开摄影的另一扇门

摄影对话⑤|王身敦:没有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

摄影对话⑥|张巍:不再浪费时间想摄影是什么

摄影对话⑦|赵亢:用你的风格为作品打上标签

摄影对话⑧|杨文彬:大学也是未来社会形态的预言

摄影对话⑨|薛冬:后摄影时代的12345

摄影对话⑩|金思柳:关注身边,关注民生

摄影对话⑾|孙志军:为敦煌留影

摄影对话⑿|蒲晓旭:时刻保持对生活的感动

摄影对话⒀|李尕:摄影的魅力在于不可复制

摄影对话⒁|吴家翔:摄影应该先学会去想象

摄影对话⒂|申军:用影像打造民族牌

摄影对话⒃|袁云: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摄影对话⒄|金海岸:今年我十岁了

摄影对话⒅|叶子胜:老城根的新故事

摄影对话⒆|史春:注重学术是策展的核心

摄影对话⒇|叶文龙:山水诗行

摄影对话(21)|王嵬:我的京张铁路

摄影对话(22)|张克纯:走向现实也要走向自己的内心




实习编辑|赵霏

©人民摄影报新媒体中心

有何感想 可在下方留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